自从陈戌源、杜兆才等一大批足协官员进去之后,足协也变成支离破碎,很多位置空缺,无法开展工作,也影响到工作效率,在这种情况下,上面也很着急,如今从各个地方调了几个专业人才过来,弥补中国足协的短板,特别是杨旭升官了,很多人想到这里,难道他退役就升官,这种升官速度也太快了吧!
可能很多人提到杨旭,第一个想到是在多支球队效力的中锋杨旭,他在中国足坛的影响力极高,所以大家马上想到他升官,其实这个杨旭并不是那个杨旭,而是另有其人,他不是球员,只是懂足球的管理人才,所以大家不要搞混了,除了这个位置之外,还有哪些变动?
过去十年,足协换届堪比宫廷大戏,反腐风暴卷走杜兆才和陈戌源,27个部门臃肿成官僚迷宫,青训喊了十年却建了100所足球特色校,国字球队在世界赛场屡屡陪跑,球迷的心都凉透了,连骂都懒得骂,这次换血之所以遇冷,本质是公众对“换汤不换药”的失望,总局空降的干部,真能治好足协的“老寒腿”?总局输血,足协能否“刮骨疗毒”?
反腐余震并没有解除,足协必须先保命,特别是陈永亮、谭海等被查,导致裁判部和竞赛部等核心岗位长期空缺,导致足协办事效率并不高,在这种情况下,总局也是为他们着想,于是从竞体司、乒羽中心调人,这些都是高科技人才,而且都很清白,用他们的话来说,是要用清白干部重建公信力,这些干部从当官到现在,没有一分钱是来路不明,所以他们经得起查,也受到总局的信任,让他们空调过来,也是帮助足协排忧解难!
中足联成立后,足协甩掉联赛运营包袱,集中火力攻青训和国家队和社会足球,新任部长李久全是足协的老人,郑超勇等深耕女足多年,这些人都是专业人干专业事,也不用担心外行指挥内行了,也可以断绝搞关系才能上任这种丑陋现象。宋凯的“卧薪尝胆”论,是口号还是药方?这位辽宁体育局出身的主席,上任就喊出“甘做铺路石”,可球迷要的是结果:归化球员政策还搞不搞?俱乐部股权改革卡在哪?裁判“黑哨”何时根除?
黄强歪谈体育认为,当陈戌源和杜兆才等人进去之后,足协成为空架子,用工作人员的话来说,以前一天可以解决的问题,现在要拖几个月,不是他们不想办,主要还是没人办,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工作量,在这种情况下,总局从其它地方空调过来,特别是杨旭的上任,让大家十分意外,总以为他是中锋杨旭,其实不是此杨旭,另有其人,他可是专业管理人员,如今足协各个部门人员配置也基本到位,他们可以大胆去干,新人来了,就会成为新面貌,相信不久的将来,他们一定能够带领国足进入世界杯,打造亚洲超一流,甚至在国际足坛都能成为足球强国,进入世界杯犹如砍瓜切菜那样容易,你们认为可能吗?